- 首页 > 学习园地 > 正文
迎立秋 揽丰收丨点金节气手抄报准时送达~
2022-08-06 08:16:10
立秋,“四立”之一,秋季第一个节气。
《历书》曰:“斗指西南维为立秋,阴意出地始杀万物,按秋训示,谷熟也。”《说文解字》:“秋,禾谷熟也。”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。
在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气中,点金美术的老师们都会为小学员们带来原创的手抄报素材模板,小学员们可以互相组合、借鉴,结合文字素材,完成一幅精美的手抄报作品。
除了原创精美的手抄报模板,小编还为学员们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立秋节气的知识,学员们可以在一边绘制手抄报的同时,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,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作为手抄报的内容,将画面填满。
“立秋”不仅是重要的节气,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。在古代,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,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,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,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,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。 民间有“立秋”这天“贴秋膘”、“咬秋”、“啃秋”等习俗
祭祀土地神: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民间有祭祀土地神,庆祝丰收的习俗。
啃秋瓜:在南方有“立秋啃秋瓜”的习俗,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,以防秋燥,久之形成习俗。民国时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记载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谓之啃秋。”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。
贴秋膘: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,体重减轻叫“苦夏”。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,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。瘦了当然需要“补”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。
晒秋: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,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在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,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极少,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、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。
而秋天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素材,他们用五彩斑斓的秋天,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、记录下美好的景色,或者总结出一系列的农业规律。
一叶知秋
一叶知秋,谓看见一片落叶,就知道秋天将临。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以小明大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。”宋·唐庚《文录》,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卷三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一日三秋
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!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!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!”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“一日三秋”。
过耳秋风
出自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意思是无实际作用的身外之物。
社燕秋鸿
出自张先《西江月》词:“忆昔钱塘话别,十年社燕秋鸿。今朝忽遇暮云东,坐对旗亭说梦。”
意思是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,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。比喻刚见面又离别。
《立秋前一日览镜》
[唐]李益
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
《立秋》
[南宋]刘翰
乳鸦啼散玉屏空,
一枕新凉一扇风。
睡起秋声无觅处,
满阶梧桐月明中。
《立秋夕有怀梦得》
[唐]白居易
露簟荻竹清,风扇蒲葵轻。
一与故人别,再见新蝉鸣。
是夕凉飚起,闲境入幽情。
回灯见栖鹤,隔竹闻吹笙。
夜茶一两杓,秋吟三数声。
所思渺千里,云外长洲城。
《立秋》
[唐]刘言史
兹晨戒流火,商飙早已惊。
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
《城中晚夏思山 》
[唐]齐己
葛衣沾汗功虽健,纸扇摇风力甚卑。
苦热恨无行脚处,微凉喜到立秋时。
竹轩静看蜘蛛挂,莎径闲听蟋蟀移。
天外有山归即是,岂同游子暮何之。
“立秋”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。古代农业社会,农民对“立秋”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。
“立秋”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,“立秋有雨样样收,立秋无雨人人忧”,因为“立秋无雨是空秋,万物历来一半收”。
由此可见,“立秋”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,所谓“秋不凉,籽不黄”,“立秋十天遍地黄”,“立秋十八天,寸草皆结顶”,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。
更多节气、重大节日手抄报素材请持续关注点金美术服务号,点金美术也将继续秉承“尽心、尽责、至善、至美”的办学理念,想学员所想,帮助小学员们进步和成长,用艺术点亮他们的生活。